首页

优美之家国产免费调教视频

时间:2025-05-29 13:58:17 作者:新四军老战士沈如峰战地日记等实物资料入藏中国国家博物馆 浏览量:77133

  2024年8月18日,我国重大战略任务、新时代重大标志性科学工程第二次青藏科考“十大进展”在拉萨发布。

△2024年8月18日成果发布会现场

  第二次青藏科考自2017年8月19日启动实施,组织科考分队2600多队次,科考人员2.8万多人次开展覆盖青藏高原全域的科考。

  在成果发布会上,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代表科考队介绍了十大标志性进展。包括:

  阐释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的系统性和特殊性,全过程科学支撑青藏高原生态保护立法;

  阐明气候变化影响下亚洲水塔失衡特征和影响,科技支撑水资源与水安全战略;

  厘清气候变化影响下青藏高原碳汇功能和变化特征,科技应对气候变化并服务双碳目标;

  解析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变化,优化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建设;

  开展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与环境演化研究,评估国家战略资源储备基地的矿产资源现状与远景;

  揭示青藏高原自然灾害时空规律和成灾机制,保障重大工程建设和运维安全;

  揭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过程,提出区域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

  融合国际组织和国际计划,为全球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中国方案和智慧;

  构建地球系统多圈层综合观测与预警平台,服务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与系统治理;

  创造巅峰使命极高海拔科考多项世界纪录,树立世界级原创性科考活动标杆。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姚檀栋代表科考队发表成果

  姚檀栋院士表示:第二次青藏科考启动实施以来,持续开展覆盖青藏高原五大综合区内19个关键区的全域科考,产出亚洲水塔变化与影响、碳汇功能和潜力、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变化、人类高原适应与绿色发展、高原隆升效应等世界级原创成果。同时服务水资源水安全、气候变化与双碳目标、生态保护与流域系统治理、矿产资源等国家重大战略,取得了十个方面的科考进展。

  青藏高原是全球最重要的水塔,在全球变暖影响下,亚洲水塔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提供亚洲水塔示意图

  第二次青藏科考发现,亚洲水塔的变化是链式响应过程变化。亚洲水塔区在变暖、变湿、变绿的同时,也在变暗。变暗将引起地球系统过程重大变化,不但引发亚洲季风环流调整,增加我国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也将驱动跨南北半球的水分循环交换,加强青藏高原热力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调制作用。目前亚洲水塔地表总储水量超过10万亿立方米,约为黄河200年的径流总量。

  在青藏高原碳汇功能方面,第二次青藏科考队自主研发的中国首个大气碳反演系统“贡嘎模型”获“全球碳计划”认证,为评估青藏高原碳收支提供了科学保障,为国际碳收支评估作出了中国贡献。作为碳库,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碳汇约为1.2—1.4亿吨/年,按照当前青藏高原CO2排放5500万吨/年计算,青藏高原的碳盈余超过6500万吨/年,已为全国实现碳中和作出了贡献。

△2023年5月,珠峰东绒布冰川

  青藏高原是我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地区。第二次青藏科考构建了基于遥感技术与地面调查结合的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分类体系,绘制了绵延2400千米的喜马拉雅山脉高山树线分布图。科考揭示了过去15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变化规律和整体趋好的态势,发表新物种超过3000个。其中动物新物种205个,植物新物种388个,微生物新物种2593个。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提供

  第二次青藏科考恢复了青藏高原6000多万年以来不同地体地表差异隆升过程,提出青藏高原由造山带到统一高原隆升的新模式。提出约4100万年和2600万年前两个节点青藏高原隆升过程对亚洲季风演化的影响模式;揭示了青藏高原隆升的生物效应,发现青藏高原是古生代以来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枢纽;发现昌都盆地大量恐龙化石,拓展了对青藏高原恐龙化石多样性的认识。

△第二次青藏科考队队员参加成果发布会

  第二次青藏科考首次建立了青藏高原多灾种数据库,揭示了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建立了重大工程沿线气象灾害监测体系,为暴雨、暴雪、雷电等灾害预报预警系统提供数据支撑。

△2024年8月,拉萨尚嘎岗遗址考古发掘现场

  姚檀栋院士介绍:在揭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过程方面,第二次青藏科考发现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与适应青藏高原的新证据,提出青藏高原最早人类活动可能出现在19万年以前,早期现代人群可能在距今4万年前深入到青藏高原腹地;解析了低氧环境的人群适应过程和健康效应,发现短居人群在青藏高原习服过程中存在快速、延迟和持续3种分子响应模式。科考综合评估了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时空格局,提出了青藏高原绿色发展路径。

△2024年7月,纳木错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顺利完成

  青藏高原重要江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治理是青藏高原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拉萨河流域,科考队建成了冰川-大气-水-土壤-生态等多圈层综合监测体系。针对冰崩和冰湖溃决灾害,建立了雅江色东普冰崩堵江灾害和中尼边境次仁玛错冰湖溃决灾害等灾害监测预警体系等。

  气候变暖影响下的极高海拔地区、特别是珠峰等极高海拔地区环境变化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地球系统科学取得重大突破的关键科学问题。“巅峰使命”系列极高海拔科考是近年来地球科学领域最具影响的科考活动之一。

△科考队首次在珠峰海拔8830米架设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并持续运行

  2021年到2024年,科考队成功组织了珠峰科考、卓奥友峰科考和希夏邦马峰科考,实现了从“登山科考”到“科考登山”的战略转变,实现了新技术和新手段应用的重大突破,创造多项世界纪录,取得了重要的国际国内影响,为深化人类对青藏高原环境变化新认识、促进“从0到1”的世界级重大原创科考成果新突破、为守护世界上最后一方净土及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新贡献。

  (总台记者 陈琴 李彭林 赵耀)

【编辑:黄钰涵】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北京金融法院近三年受理涉外、涉港澳台案件678件

当晚18:30分,一首清唱版本的《苗族古歌》拉开了演唱会序幕,为横跨七亿年时光的双河洞增添了几分民族风律动。随后,侗族行歌坐月《陪你坐一夜》,彝族歌曲《飞》《彝山杜鹃红》,水族歌曲《相思歌》、布依族《好花红》等音乐逐一唱响,一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元素与现代电音乐队的激情碰撞,带领现场3000余名观众走进了少数民族的原生态音乐世界。

香港50余家建造企业组团赴粤招才 提供600多个岗位

习近平指出,瓦努阿图是中国在太平洋岛国地区的好朋友、好伙伴。中瓦建交42年来,两国友好历久弥坚,在事关彼此核心利益问题上始终坚定相互支持。中方高度重视中瓦关系发展,愿同瓦方继续深化高水平政治互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深化全天候、全方位友好合作,携手构建新时代中瓦命运共同体。

陶俑表情包“上新” 三国“手办”话古今

北京10月14日电 (记者 张蔚然)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方愿就韩国提名新任驻华大使同韩方保持沟通。

全国在建和已建成运行的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数量达71家

陈阵进一步说,在未来发展规划中,江西总厂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品质,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和更高标准。

台湾大学生在安徽实习“初体验”:文化之约 创新体验

从投资合作看,越南是中国在海外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今年1—7月,中国企业对越南直接投资18.4亿美元,保持较快增长。中国企业承建的越南河内轻轨二号线,为当地民众出行提供了便捷体验。中国企业投资了一批光伏和风力发电项目,成为双方绿色经济合作的典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